零跑汽车屡遭集体投诉同类问题竟反复出现丨正经315

发表时间: 2025-05-01 作者: 常见问题

  2025年315前的3月12日,零跑汽车突然被网友集体送上“黑猫投诉”平台。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,截至3月18日,已有100多名网友参与投诉。

  本次集体投诉的“主角”是零跑C01 2023款 606智享版。网友们火力全开,投诉的问题不仅有硬件,还有软件和服务。被投诉的问题之多,实属近几年所罕见。

  更加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最近5年来,零跑汽车不止一次被集体投诉,本次已经是第5波,一些问题还被多次提及。

  发起集体投诉的是一位网名“洞察喵”的车主。该车主列出了他所购买的2023款零跑C01 606智享版存在的7大问题:

  六是新旧车型OTA区别对待。新款车已OTA到最新系统,旧款车不OTA。新旧款车硬件相同,都是8155芯片,车企却以硬件不支持为由不升级系统。

  七是新旧车型智驾系统区别对待。新款车智驾免费,旧款车收费588元每年。2021、2022和2023款车型宣传时称全系标配智驾。

  3月12日之后,陆续有网友加入投诉。到3月18日,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参与集体投诉的网友已达到100多名。

  虽然零跑汽车回复说:“我们会尽快核实处理。”但是车主的反应却是:“以上问题向车企反馈,长期未得到正面回复。期望车企能优化以上功能和设计缺陷,车机系统同步新款且后续保持同步更新直到硬件落后于主流,智驾系统和新款一样免费等。”

  除了零跑C01 606智享版,参与本次投诉的还有零跑C11、零跑C16车主。

  有零跑C11的车主一口气罗列了5大问题:前轮外侧严重吃胎、大灯灯光不足、实际续航能力与宣传严重不符、OTA严重落后、售后质保区别对待。

  零跑C16的车主更是一口气罗列了15大问题,包括OTA不升级;无车道级导航;ACC和ICC不好用,前方无车辆时偶尔会立即减速;ACC和ICC暴雨天气不能用,高速上不能开启;挂倒挡有时不切换倒车影像等。

  正经社分析师梳理发现,近5年间,零跑汽车至少已经遭遇了5波投诉潮,就像一部连续剧:

  首批200多位S01车主联名发布公开信,投诉车辆存在刹车失灵、电池过热报警、车机主控屏幕黑屏、车辆无故停摆、倒车影像失灵和卡屏、自动泊车成功率低、OTA升级缓慢等10大问题。这些车主们还提出,零跑汽车还存在虚假宣传,欺诈消费者、消费误导,清理库存,无法保障车主权益等一系列问题。

  本次集体投诉的主角仍然是零跑S01,投诉的主体问题是“虚假宣传”。车主们发布公开信,指控零跑汽车“质量上的问题频发、涉嫌虚假宣传”等。还有车主调侃说:“宣传册上的自动泊车到现在还是‘概念图’,OTA升级比国足进世界杯还难!

  车质网投诉反馈平台上,零跑汽车以每天1件以上的投诉量登上了2023年2月新能源车投诉榜的前列。被投诉的车型是零跑的3款热销车型——C11、C01、T03。投诉的问题包括续航打五折、冬天掉电过快、充电功率低、影音系统故障等。有车主自嘲:“冬天开暖风?不存在的!为了省电我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。”

  中国汽车质量网的信息数据显示,2024年11月15日前30日,零跑汽车共收到15起投诉,投诉的车型是零跑C01 2024款增程316尊享版。车主抱怨提车太慢,但提到车后,不少车主又发现新车存在大量问题。91.67%的车主提到了质量上的问题,具体分布为车身25%,发动机16.67%,传动系12.5%,电气设备12.5%,制动系8.33%,动力电池及电源管理系统8.33%,附加设备8.33%;8.33%的车主提到了服务问题,具体分布为人员技术4.17%,承诺不兑现4.17%。

  正经社分析师梳理最近5年零跑汽车遭遇的投诉潮,发现三大顽疾堪称车主投诉的“常青树”:

  一是OTA画饼。从2020年S01宣称的“未来升级无人驾驶”,到2025年C01的“永久OTA”,五年过去了,车主们等的那个“未来”始终没有到。

  二是刹车系统可靠性存疑。S01线刹车异响……有车主甚至调侃说,踩刹车就像猜薛定谔的猫,踩下去,你甚至担心会不会刹得住。

  三是续航打折。无论是S01的“续航打折”,还是C01的“冬季电量蒸发术”,续航虚标问题贯穿全系车型。

  零跑汽车以“半价理想”策略(对标理想汽车)快速抢占市场,但研发技术和品控投入不足,导致产品质量上的问题集中爆发。比如C11上市后短期内便出现大量电机、制动系统故障,反应出生产环节存在缺陷。

  随着销量的快速增加,售后团队规模不匹配的问题就日益暴露了出来,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投诉处理滞后。比如截至3月17日,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针对零跑汽车的投诉量累计已超越3100件,而已完成的才2/3。

  内部协调不畅又进一步削弱了售后服务能力。4S店与厂家责任划分不清,故障检测和解决方案依赖厂家技术上的支持,流程冗长。

  2024年零跑汽车终于扭亏为盈,但持续亏损的历史迫使厂家压缩成本,很可能牺牲品控和售后投入。

  零跑汽车的供应链依赖很明显,向最大供应商采购比例逐年攀升。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,向最大供应商进行采购的金额分别占同期销售成本的5.4%、21.4%、19.1%和16.2%,向前五大供应商进行采购的金额分别占同期销售成本的17.1%、28.2%、33.7%和35.4%,芯片短缺和上游涨价加剧了交付压力。同时,订单处理混乱、销售人员承诺不兑现等问题频发,很可能反映出渠道管理松散。

  过去5年遭遇的投诉潮,向零跑汽车反复说明了一个道理:光靠“性价比”,是远远不足的。【《正经社》出品】

  CEO·首席研究员曹甲清·责编唐卫平·编辑杜海·百进·编务安安·校对然然


乐鱼直播app,乐鱼体育app官网下载,乐鱼app体育官方网站   技术支持:网站地图 皖ICP备16009607号-1